毕业生说| 黄政嘉:一校一世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枝一叶中就蕴含着世界的奥秘。而我在上科大,一个崭新的大学,也看到了全世界。
——黄政嘉,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2014级本科生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2014年春天,上科大来青岛二中宣传,出于对上科大理念的认可和好奇,我就报名了首届校园开放日。开放日的时候感觉很好,有动手的题目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觉得很有趣,对上科大就产生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然而真正煎熬的还是报志愿的抉择时刻。
还记得那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下午,家里的气氛空前凝重。要不要报上科大?父亲把决定权留给了我。我实在做不出决定,却想到那句话:硬币抛向空中的一刹那,你会想到答案。有时候这种看似不靠谱的方法还真的管用。“正面就选上科大!”我心想。我向空中抛了一枚硬币,那一刹那我竟然感到一丝害怕,怕它落下来的是背面。我一掌把硬币按下,没看结果,在提前批第一志愿填了上科大。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我知道很多人,非常认可上科大(例如我父亲),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上科大。但也有人,在选择之前要狠狠纠结一番。诚实地说,我属于后者。所以,四年前走出舒适区的这一步,我可能鼓起了自己最大的勇气,踏上人迹罕至的道路。但四年后回头来看,那个纠结的下午,我可能做出了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之一。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一刚入学,我对于在一个校园还没建完的新学校上学感觉很忐忑。然而开学没多久,我就意识到自己多虑了。学校请了交大的老师教数学,凯原法学院的院长教法与社会,上体院的老师教体育,复旦的教授教文学传统,经济学院院长教经济学,外教教英语,大概凑齐全上海最豪华的师资阵容了。总之,学校虽新,但学习资源丰富且优质。我大一基本每天晚上都是乘着11点的班车回宿舍的。
晚上11点的班车
除了学习之外,学校对同学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的。我还记得,当时经常能在食堂见到校长,他会和我们一起用餐,收集同学们的意见。记得大一冬天,暖气还没通,同学们反应宿舍冷。学校立即购置了许多油汀放在宿舍楼,供大家取暖。这一切,从教学到生活细节,我能深切的感受到学校对本科生的用心,因而在这里读书,也非常安心。
3面包有的,水仙花也有的
我在上科大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恐怕就是如何证伪那个历史悠久的命题:“上了大学就轻松了”。除了专业课之外,通识课、人文类的课轮番上阵。比如我学过的经济学原理,组织行为学、谈判课、创新思维课等等。我印象很深的有复旦大学汪涌豪教授讲的文学传统与写作,他把中国古典诗词讲的细腻生动,现在我书架上还有一本唐诗三百首和一本宋词三百首,偶尔会拿出来读一读。
上科大要求每个本科生必修数、理、化、生、信息等,打下坚实的理工科基础。因此,一个合格的上科大信院学生必须要会数价层电子,物质专业的同学必须要知道母亲的聪明基因是如何遗传到自己身上的,生命学院的同学则必须会写python。我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了大一和大二。虽然课业压力很大,但是收获更大。值得一提的是,上科大的学习氛围非常好。我所说的学习氛围,不仅体现在学习积极性上,更体现在团队合作和互帮互助上面。上科大许多课程都有project(项目)类的作业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经过对比和观察,我觉得上科大同学特别懂得如何高效并积极地合作。此外,大部分project需要做presentation,所以我们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图书馆(黄政嘉拍摄)
上科大的老师也都是大牛。除了知识,我还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或大或小的人生哲理。例如邵子瑜老师的“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和“慢慢来比较快”,人气网红寇煦丰老师的“志存高远”,“魔术师”薛加民老师的“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36倍”,陈浩老师的“flush the toilet”(可以翻译成善始善终),以及高盛华老师的“直觉会指导你走的很远很远”。也许多年后我把知识忘了,但这些道理我会受益终身。总的来说,上科大的教育是超全面,它不仅教我们如何做面包,还教我们去欣赏水仙花。在这里不仅学得到做学术的硬实力,还学得到做人的软实力。
4国之兴亡,吾辈谋之
正如学校的培养理念中所说的“报国裕民”那样,上科大给了我们充分了解国情的机会,并希望我们能在将来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学校因此开设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例如大二时的产业实践,信息学院寇煦丰老师带领我们小组的同学走访了中芯国际、兆芯和AMD三家企业,对中国芯片行业做了深入调研,在中兴事件一年之前就让我们意识到了中国缺芯的问题。还有大一的社会实践,我去了贵州的一个学校,当时从贵阳市坐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看到那里的同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深刻的意识到资源分配的不平均。一个人的命运要靠个人奋斗,但平台和机遇也十分重要。自那以后,我明白了,我们享受着优裕的教育条件,也理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大三时,我获得了赴麻省理工学院交流的机会,我因而有幸获得了与全世界最优秀的同学、教授共同学习的机会。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说MIT是全美最“辛苦”的大学。所以,第一学期我比较谨慎,只选了四门专业课,希望踏踏实实上课,不要挂科就好。结果一学期下来,所有四门课程全都拿了A的成绩。四门课中,有两门需要用python语言编程,而在上科大,我们大一就练就了深厚的python功力。另外一门半导体器件的课程,我总是能在课堂上第一个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得益于上科大的通识物理和化学课培养的思维直觉。更重要的是,在上科大,课件是全英文的,很多课程也是直接英文授课,所以语言对我基本没有造成障碍。
与MIT CSAIL的Freeman教授合影
第一学期积累了足够的自信,所以第二学期除了四门课程,我还加入了Freeman教授的组,一个学期以非一作身份发了两篇计算机方向顶级会议文章,四门课程依旧拿到了全A的成绩。除了学习,我在MIT的课余生活也是非常精彩的。我参加了学校的帆船课,学会了驾驶帆船;春假去了墨西哥,学会了浮潜和冲浪;寒假在波士顿旁边的Wachusetts Mountains学会了单板滑雪;暑假还获得了在西班牙的两个月实习机会,期间游历了欧洲和非洲的5个国家。感谢上科大,它教我认识了世界,又给了我机会去探索世界。
摩洛哥,威尼斯,梵蒂冈,巴黎(黄政嘉拍摄)
西班牙实习组的全家福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岁之前,我最憧憬的专业是机械工程,梦想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经过在上科大的四年学习,我觉得自己现在对一些前沿科学领域更感兴趣。上科大开设的专业虽然不多,但每个都是精华,都是当下最有活力,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在这里你不会选错专业。我研究生将前往卡耐基梅隆大学修读计算机科学硕士。也许之后会再读PhD,这将会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决定,先读硕士,也可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考虑清楚。
上科大校园风景(黄政嘉拍摄)
回到四年前的那个下午,如果当初我做出另一个决定,也许我会开启另一段更稳妥无忧的人生。但对我而言,上科大更好,恰恰是因为在这段同属于我和上科大的“拓荒”岁月中,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奋斗,在努力拼搏中,它告诉我人生没有一站叫一劳永逸,坚持探索,不断追求才是幸福的生活方式。最后,我想用这句诗来结尾,送给年轻的上科大,也送给我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毕业生说|吕文涛:舍微软offer取本校保研,社团达人如是说
毕业生说|贾波琦:从上科大走出的IEEE全球通信大赛最佳论文奖获得者